
這片熱土位于洞庭湖之南,是謂湖南。大湖之南,山河錦繡,人杰地靈。
湖南其山,有南岳七十二峰錯落巍峨,南以衡陽回雁峰為首,北以長沙岳麓山為足;
湖南其水,有湘、資、沅、澧,四條大江靈秀無比,一路歡歌,蜿蜒流入洞庭湖。
三湘四水,物華天寶,山水之間,生機勃勃。
湖南山水,滋養出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,崇文而尚武,經世以致用。特別是近代以來,湖湘大地俊采星馳、雄才輩出,不負“惟楚有才、于斯為甚”的盛名。
人民日報社湖南分社推出“大湖之南”融媒體專欄,依托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、人民網湖南頻道,立足三湘大地,講述湖南好故事,傳播湖南好聲音,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湖南新篇章。
大湖之南,你我共同的家園!
大湖之南|組圖:秋糧熟 品味收獲的喜悅
秋天,是收獲的季節。
金秋十月
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
田野里掀起金黃的稻浪
今年夏秋
當地通過打井、引水等方式
克服連續干旱帶來的不利影響
農時一到,抓緊搶收
農機開進山間田野
機器轟鳴 “開鐮”收割
在大地上畫出一幅大美豐收圖景
讓我們跟隨鏡頭
一同感受收獲的喜悅
(以下照片均為李建新拍攝)
10月2日,雙峰縣井字鎮蔣市村,即將成熟的稻谷顆粒飽滿,長勢喜人。
10月13日,雙峰縣井字鎮生機村,農民下田勞作。
10月13日,雙峰縣井字鎮生機村,農民駕駛農機收割稻谷。
10月15日,雙峰縣井字鎮花橋村,農民駕駛收割機收割晚稻。
10月20日,雙峰縣印塘鄉鹽井灣村“再生稻+油菜”示范基地,農機手駕駛收割機收割再生稻。
10月22日,在雙峰縣井字鎮生機村,農民駕駛農機收割晚稻。
10月12日,雙峰縣梓門橋鎮八仙村,農民將收獲的稻谷裝車。
10月12日,雙峰縣井字鎮花橋村,農民在查看稻谷情況。
10月23日,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印塘鄉岳家村,農民在收集打捆好的稻草秸稈。當地引導農民回收利用稻草秸稈,用來制成飼料,實現經濟和生態雙贏。
湖南是農業大省、全國糧食主產區,以占全國2.8%的耕地生產了全國4.5%的糧食,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出“湖南力量”。
雙季稻面積占湖南糧食播種面積的近50%,作為水稻生產大省,湖南的早稻播種面積占全國1/4左右。
?
責編:戴戈
來源: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
航天新征程|神舟十四號乘組: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!
國際銳評丨真正的朋友這樣深化新時代特殊友好關系
跟著總書記學習二十大報告|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
瞭望丨長沙努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
航天新征程|楊利偉:中國空間站時代腳步越來越近
【每日一習話·新征程】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
婁底疾控防疫提醒 (2022年11月25日)
突然被通知混管初篩陽性,如何保護家人不感染?
下載APP